- 信息介绍
-
名称:
中文名称:丁酸
英文名称:n-Butyric acid中文别名:正丁酸、杀灭菊酸、丁酸、天然丁酸、正丁酸
CAS :107-92-6
EINECS号:203-532-3
分子式:C4H8O2分子量 :88。11
FEMA :2221
理化性质:
色状:无色油状液体。
香气:具有刺激性及难闻的气味。
熔点:−6-−3 °C(lit.)
沸点:162 °C(lit。)
密度:0.964 g/mL at 25 °C(lit.)
蒸气密度:3.04 (vs air)
蒸气压:0.43 mm Hg ( 20 °C)
折射率: n20/D 1。398(lit。)
闪点:170 °F
燃烧热(kJ/mol): 2181.4
临界温度(℃): 355临界压力(MPa): 5.27
引燃温度(℃): 452
溶解性: 与水混溶,可混溶于乙醇、***。
化工用途:主要用途: 用作萃取剂、脱钙剂、酯类合成,也用以制取香料、杀菌剂和乳化剂等。 正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以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,主要用于丁酸酯类和丁酸纤维素的合成。丁酸酯类各具不同的水果香味,在香精、食品添加剂、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。丁酸纤维素酯类具有杰出的耐热、耐光和抗湿性,同时具有很好的成型和稳定性,是优良的涂料和模塑。
本品在药剂制造中用作矫味剂;丁酸的钙盐在冷水中比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,故还可用作成盐剂,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。还可用于γ-氨基丁酸等医药中间体的制备。
制备:
工业生产的方法有农副产品发酵法、正丁醇氧化法和正丁醛发酵法。
注意事项: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危险特性:遇明火、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***的危险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健康危害: 高浓度一次接触,可引起皮肤、眼或粘膜的中度刺激性损害。
环境危害: 对环境有危害,对水体可造成污染。
燃爆危险: 本品可燃,具腐蚀性、刺激性,可致人体灼伤。
应急处理处置方法:一、泄漏应急处理
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***安全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。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,收集运******处理场所处置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。如大量泄漏,利用围堤收容,然后收集、转移、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
防护措施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应该佩戴防毒面具。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防护服:穿工作服(防腐材料制作)。
手防护:戴橡皮手套。
其它:工作后,淋浴***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***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***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灭火方法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- 觉得产品介绍不够清楚?欢迎你提问,第一时间解答您的疑惑 点此留言